2020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当前要更加注重稳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要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增加基层医疗、社会服务等岗位招募。”
2月14日,民盟中央根据盟员专家建言,起草了《关于适度扩招研究生,以缓解疫情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建议》,在报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后被采纳,编辑为综合信息报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顶明,民盟盟员、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王林波等专家认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各种影响,从调整我国教育政策的角度积极思考应对之策。他们关注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将对今年国民经济造成较大影响,会造成整体就业岗位大幅减少,对吸纳劳动力较多的第三产业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就业的影响会更加明显,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为了积极应对疫情、缓解就业压力、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复苏,建议适度扩招研究生。
从历史上看,在经济社会出现危机时,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是国际通行的做法。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研究生招生增幅为14%,1960—1970年美国经济衰退时博士研究生招生增幅达20%。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我国扩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万人,增幅为16.3%。研究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中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调节就业机会旱涝的缓冲器,在危机时期适度扩招,能够有效吸引部分潜在就业人员继续深造,并为未来经济发展储备高层次人才。
一、扩大研究生规模是必要的
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校预期毕业生为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41万人,同比增幅为17.6%,其中往届生考研人数逐年增加,占比接近一半。在预期大学毕业生数、研究生报考人数、往届生数均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就业压力。
二、扩大研究生规模是可行的
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高校办学条件普遍改善、研究生培养能力显著增强,我国研究生教育目前仍有扩张空间,可以支持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与此同时,我国就业人员中毕业研究生占比不到1%,而不少发达国家该比例均在10%左右;我国高校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不到30%,中西部地区更低。适度扩大研究生规模,特别是扩大博士生规模,将有助于改善高校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有效化解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建 议
一、重新调整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由于疫情影响,多数高校均推迟了研究生招生工作,正好可以及时酝酿适度调整研究生招生计划。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建议将2020年招生计划数调整为110万人,同比增幅调整为18.9%。其中,博士、硕士招生计划按照1:9进行调增。
二、分地区、分院校、分学位类型合理投放招生计划。建议本次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重点用于支持包括湖北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其中增列的博士生招生计划重点用于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省部合建、省部共建高校,特别是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新技术相关学科专业;增列的硕士生招生计划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应用型学位,特别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康养等急需紧缺专业。
三、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非常态扩招是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体现。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之举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迫切需要采取非常之举加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外部监督与保障之中,共克时艰,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自疫情爆发以来,在民盟中央主要领导的直接部署下,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已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社情民意信息报送的通知》《关于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政策建议的通知》,号召全盟积极为抗击疫情建言献策,民盟各省级组织、民盟中央各专门委员会及时转发、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截止2月26日,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共收到重大政策建议22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2000余件。已通过党派高层“直通车”,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办公厅等渠道报送了29篇政策建议、249篇社情民意信息,部分政策建议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重要批示,并被高层决策采纳。(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